洗澡過久易致癌?每百萬人中12人

洗澡最佳時間是多長?(圖/1點資訊)

台灣高雄大學聯合美國與加拿大科學家聯合研究發現,自來水產生的氯仿是新形態生態殺手,更危害人體。自來水中加氯氣是很好的殺菌消毒方式,但伴隨產生的氯仿卻是致癌物。在密閉空間中洗澡愈久,經由呼吸和皮膚吸入的氯仿量愈多,研究稱每百萬人會有12人因此致癌!調查顯示,洗澡時間如果超過13分鐘就有危險,因為熱水不停地往身上沖,水中的致癌物質經過加熱後揮發,經由呼吸道大量進入人體。

在密閉空間洗澡超過13分鐘,人體吸入的致癌物質就越多,洗得越久致癌的可能性就越高。因此洗澡時盡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控制時間不要洗太久,才能避免洗澡洗出癌症的風險!

有些人喜歡一直沖水洗超久的!(圖/1點資訊)

當然,臨床上三氯甲烷中毒的患者,多是長期在有高濃度三氯甲烷的工作環境中,吸入大量的三氯甲烷導致,絕少洗澡水中毒。使用氯消毒的飲水中也確實存在著微量的三氯甲烷,經過高溫也確實會揮發。洗澡時間太長致癌從理論上可能,不過自來水中的三氯甲烷含量有國標限制,因此自來水中有害物質含量很少,對人體幾乎沒有什麼實際影響。

第二條洗澡致癌的途徑是什麼?洗澡本身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,加劇皮膚乾燥,從而導致皮炎。用力的搓洗會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損,細菌、真菌趁虛而入,造成皮膚感染。經常性的皮​​膚受損會引起免疫能力下降,各種隨之而來的炎症日積月累下的產物就是皮膚癌。

最佳時間是10-15分(圖/1點資訊)

如果你洗完澡感覺更疲憊,那很可能就是因為洗澡時間太長。有研究顯示,劇烈運動後,洗澡5分鐘,血液中的乳酸濃度幾乎沒有變化。而洗10分鐘,乳酸濃度會降低7~8毫克,洗30~60分鐘,乳酸濃度就基本恢復到疲勞前的標準值。

一般的上班族或輕微勞動者的話,洗澡時間10~15分鐘為佳,體內的乳酸濃度就可以恢復正常水平。要不然時間長了,會消耗體力,反倒使疲勞感加重,體質弱的老年人更要注意,以防引起心臟方面的問題。

另外洗澡的水溫最好是35~40℃,太熱的水很可能會燙傷皮膚!而且會過度洗掉皮膚表層的正常油脂,還會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,傷害角質層,表層的平衡被打破,洗得越久反而越容易瘙癢。其次,水溫過高的話,會使得全身表皮血管擴張,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,有人洗澡久了覺得頭暈,就有這個緣故。

洗太燙會傷害皮膚要調適度溫度就好(圖/1點資訊)

過冷的水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,血管收縮,體內熱量散發不出來,代謝受阻,人反而不舒服。洗澡的水溫應該在35到40℃之間,略高於體溫的39℃最適合。這樣就不會破壞皮膚的保護層,皮膚就有能力抵抗污染及細菌。

洗澡時因水傳熱快而使人消耗大量的熱量,而人體的熱量主要來源於血液中的葡萄糖。空腹時洗澡,血中葡萄糖水平偏低,不能滿足能量需求,就易出現低血糖及腦供血不足,會引起頭昏眼花,甚至昏倒、休克。

除非你特別健壯,否則建議不要空腹洗澡,至少洗澡前要喝一點水。每頓飯後人體要從渾身調一部分血液到腸胃幫助消化,胃腸道血液會減少。如果這時候馬上洗澡,一方面消化液分泌受到影響,影響食物消化吸收。另一方面,飯後洗澡表層血管擴張,就容易發生低血糖,導致暈倒的狀況。正確的做法是吃完飯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去洗澡比較好。

文章來源:https://goo.gl/25QZW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