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載有父母被控虐兒,沒有給五月大男嬰吃飽,導致嬰兒嚴重脫水,幸好給社工發現送院治理,一度有生命危險。雖然急救後生命已無大礙,但小小年紀遭此大厄,恐怕會有腦神經受損或其他後遺症。
父母不懂如何照顧子女,由溺愛縱容千依百順,令到子女不但不能成材反而變了孬種;以至因生活所逼、無知,或根本不盡本分,對子女疏忽照顧致令其身心受創,是現今社會的大問題。上述案件尚在法庭審理階段,這裏當然不能月旦事件的是非曲直。這裏想和讀者討論的,是嬰兒脫水的問題。
若說「女人是水做的」,那不如說「嬰兒是水做的」更合乎事實。嬰兒身體水的成分約為體重的百分之七十,相對比成人的百分之六十高出不少;加上快速的新陳代謝,耗水量也相對比成人多,因此比成人需要更多的水分補充,也比成人更容易出現脫水現象,脫水時情况也更凶險。
人體要保持足夠的水分,最重要是收支平衡,即是喝進肚裏的水要不少於經大、小二便和汗液排出體外的水分和新陳代謝所耗水分的總和。要是入不敷支,便會出現脫水狀况。嬰兒脫水最常見的原因,是病毒或細菌感染,導致腸胃炎引起的腹瀉,每年全球有差不多一百萬名嬰兒和幼童因而喪失性命。腸道是身體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,我們喝下去的水,都是經過腸道黏膜細胞進入血液。病毒或細菌感染令腸道黏膜發炎,細胞失去吸收水分的功能,大量水分通過腹瀉排出體外,導致脫水。要是腹瀉加上嘔吐,失去的水分會更多。嘔吐得厲害時,往往連水也喝不下,無從補充水分,更容易併發脫水。
現實生活裏,喝不夠水導致脫水的並不普遍。患咽喉發炎的幼童,因吞嚥困難痛楚不願進食甚至喝水,加上發燒提高了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,弄到脫水的也時有發生,只是情况大多不十分嚴重。至於父母疏於照顧,忽略了給嬰幼兒餵奶餵水,以致嬰兒因斷水絕糧而脫水的應屬罕見。可是近年醫院病房卻多了純以母乳哺餵的新生兒,因母乳不足以致脫水入院治療的個案。
母乳不足令嬰兒脫水
母乳是嬰兒最理想食品,毋庸置疑。近年由於政府及醫管局大力鼓吹,母乳哺育比例不斷上升。要剛生下孩子的母親成功哺乳,最理想是讓新生兒只吃母乳,不讓他進食任何母乳代替品,包括奶粉、葡萄糖水,甚至清水。可是母親在產後兩三天內只能製造很少乳汁,要是得不到適當輔助,可能滴乳全無,但又要遵從醫院或「哺乳顧問」指導,不敢讓嬰兒進食「代用品」,於是造成了有些嬰兒脫水,入院時體重比出生時體重輕得多,加上發燒,臨牀檢查有明顯脫水徵狀,血鈉過高,有小部分更需要搶救。
其實,因母乳不足致脫水入院的純母乳餵哺嬰兒,已是世界性現象;看來不可用母乳代替品這「金科玉律」,並不適用於所有嬰兒。教條主義,在治理病人包括育嬰方面實在行不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