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吳晟1996年的詩中所預見的水資源與農村問題,正在今年冬季發生。
台灣正面臨10年來最嚴重乾旱,整個冬季,全台有七成地區水情拉警報。各水庫也叫「渴」連天,經濟部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甚至決議,中部某些地區第一期稻作停灌休耕。
「2014年可能會跟2002年一樣乾,當年竹科的廠商都要去搶水或搶水車,」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說,但更令人擔心的是,缺水會變成常態。台灣年降雨量約2500公釐,比全球平均降雨量高出3倍,但實際利用率卻不到20%,原因跟先天不良與後天失調有關。
地形是先天不良的主要原因。台灣地勢陡峭,即使颱風帶來豐沛的雨量,但真正能蒐集到的雨水相當少。
後天政策與設施失調,對水情影響甚鉅。「城市規劃沒有考慮與自然共處,造成日後缺水問題,」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言人周志宏說,城市太多柏油鋪面,下雨時,雨水無法快速進到地下水層,在路上形成漫流,不僅雨水蒐集困難,也易演變成洪災。
另外,自來水管線老舊,水在輸送過程中流失也是一大問題。張楊乾說,2012年估計全台漏水率20%,相當於流失5座石門水庫的水。
依氣候變遷觀點,暖化可能改變降雨型態,間接造成缺水。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曾指出,全球平均升溫攝氏1度,台灣可能增加20天無雨日。
「台灣即將進入旱澇分明的時代,」張楊乾說,根據中研院的模擬研究,近年台灣前10%的強降雨增加,大雨集中在某幾天,台灣小雨日卻逐漸減少,不利貯存雨水,而且2014年8月,西太平洋沒有一個颱風生成,是相當罕見的現象。
千萬別小看缺水危機,《歷史上的大暖化》一書提到,漫長的乾旱就像氣候房間裡無聲的大象,對整體經濟的殺傷力深遠而廣泛。
國外落實的許多省水方式值得台灣參考。張楊乾舉例,澳洲有些家庭洗澡時會以沙漏計時,限定在4分鐘內洗完澡,可省下不少水;德國的綠屋頂則可減少地表逕流。
亞洲如新加坡政府近年除了推動海水淡化,也積極發展新生水廠,將廢水回收處理,變成可飲用水;日本人洗澡時,省水裝置會顯示單次洗澡用了多少水費,有些家戶還會在馬桶水箱上裝洗手台,洗手後的水可用來沖馬桶。
台灣一些企業也當起火車頭,率先實施節水。例如台北富邦南京大樓是一棟綠建築,裝置「中水(再生水、回收水)系統過濾設備」,洗手間採二段式省水馬桶。
周志宏說,台達電台北總公司的男廁使用省水便斗,因表面有阻絕液,阿摩尼亞不會跟空氣接觸,不必沖水也沒有異味,而大樓空調設備的冷卻水稀釋後,可用來沖馬桶;桃園研發中心還設置雨水回收池,用作植栽澆灌。
人的每日生活都離不開水,雖然改善大環境無法一次到位,但個人還是可以從居家生活落實省水,每個人都省一點,多人省下的水量就很可觀。
張楊乾建議,將用水「可視化」,會讓人對用水更「有感」。多數人不太清楚自己每個月用掉多少水、繳多少水費,如果有一些測量工具,例如用水桶、水箱貯水,就能喚醒節水的動機。
執行省水超過20年的省錢達人楊賢英也提出四個省水要點:集中洗、選小型省水設備、利用小道具、替代法等。「省水不是一門苦差事,每個人時時放在心上,習慣成自然,就不會覺得自己在省水了。」
從今天起,你也可以落實節水愛地球,並守住荷包。
把所有的蔬果集中在一個盆子,以小水流的方式慢慢洗。
水龍頭也可以加裝省水墊片,讓出水量變小。
善用即將丟棄的東西,例如用空牛奶盒當紙砧板切菜,省去洗砧板的水。
煮麵時順便燙青菜;馬鈴薯或紅蘿蔔可和飯一起蒸煮。
燙青菜剩下的水富含營養素,加少許清水稀釋後,很適合用來澆花。
解凍食物時別用水沖,把要解凍的食物放在金屬鍋具上,溫度傳導較快,能加速解凍。
豆漿豆渣、鍋巴等常附著在鍋碗瓢盆上。我都拿過期的信用卡刮掉污垢,這樣洗起來快速、輕鬆。
碗先擦過,疊起來洗,讓水流順便沖到下面的碗盤。如果用洗碗機,可以把家中其他東西如海綿、洗鍋刷等,一起放入洗滌。
常見的馬桶省水方式是在水箱內放寶特瓶,但寶特瓶放久易生青苔。
現在的二段式省水馬桶沖小號約用掉3公升水,大號用掉6公升,比一般馬桶沖一次約用掉12公升還要省水。
有些人刷牙時,會開著水龍頭讓水一直流;應是漱口時再開水龍頭,或先用漱口杯裝好水。
等待熱水前的那段冷水,我都用來刷洗浴廁或手洗貼身衣物。
洗澡用肥皂替代沐浴乳。我算過,用沐浴乳洗澡花掉60公升水,用肥皂才用掉25公升。
最好以淋浴取代泡澡。
從頭開始往下洗,再一次沖水,而不是分開沖洗,大概可以省下5~10公升的水。
衣服累積到洗衣機八分滿再洗,最省水省電。
可換一台小型滾筒式的洗衣機,有些小型洗衣機一次可洗6~12件衣服,才用掉17公升的水,很划算。
打掃時,我會先除塵再濕擦。當灰塵變少,就不用花太多工夫及水反覆擦拭。
可多用魔布(細纖維材質抹布)這類去污力佳,但又不需使用化學清潔劑的清潔法。
也可用報紙、不要的舊衣代替抹布,用髒即丟,省下洗抹布的水。
除了省水馬桶,目前也推出其他有「省水標章」的家用品,例如小便斗、水龍頭、蓮蓬頭、洗衣機等。
產品查詢:省水標章資訊網
綽號「阿乾」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,是全公司公認最會省水的人之一,沖馬桶、洗衣服都不忘節水,實際執行下來,估計一家四口2個月只花45元用水費。
「沖馬桶是用水庫流下來的水,其實很浪費,」阿乾說。一個人一天約喝2公升的水,非省水馬桶沖一次水就耗掉12~15公升,幾乎用掉一個星期喝的水量;省水馬桶雖然沖一次約用掉3~6公升,但還是比每天喝的水多。
他認為,如果二次利用洗澡、洗衣機或洗蔬果留下的水,「光是這樣做,跟台北市人均用水比起來,可省下七~八成左右。」
「我們一家四口人2個月水費300多元,如果扣除管線費用,把用水度數換算成價格,2個月才用45元,」阿乾說,省水並不是要人放棄生活的享受,而是從小細節改變,更聰明利用水資源。
✽根據經濟部水利署「2013年自來水生活用水量統計」,台北市平均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約333公升。
Tip/淋浴時,阿乾會站在大塑膠桶裡,估計一次洗澡約用掉20公升的水(低於成人洗澡平均用水的54公升),再將洗澡水蒐集起來沖馬桶。
Tip/阿乾也將洗衣機架高,在下方放置大水桶,請水電工在水桶內加裝0.3P馬力的沉水馬達,將水管連通到馬桶水箱,蒐集洗衣機排出的70公升廢水,用來沖馬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