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video.udn.com/embed/news/690720
誰說汙水只能又臭又髒?3名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,為了紀錄台灣各地的水汙染情形,走訪100個受汙染的水源地,取水後製成冰棒模型,成為另類藝術品,甚至做成圖鑑作為研究參考,今年入選新一代設計展,華麗且衝突的視覺效果,打破傳統的環保意識呈現方式,讓不少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,也讓人反思生活中的水資源議題。
「好吃的冰棒,本質竟是垃圾!」設計團隊洪亦辰、郭怡慧和鄭毓迪,以傳統枝仔冰的形式,將汙水製成冰棒模型,打開華麗包裝,可見澄澈透明的冰棒外觀,當中夾雜著福壽螺、瓶蓋等垃圾,形成極大反差,讓人反思平時生存賴以為生的水源,已遭到垃圾淹沒,最後回到生活中反噬人們。
團隊以「100%純汙水製冰所」命名,將100支汙水冰棒製成圖鑑,讓人看見各地的汙染情況,洪亦辰說,許多人因為冰棒很吸引人而去親近直視,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內在充滿了髒污、噁心的東西,她利用這個反差感衝擊觀賞者的內心,進而慫恿觀賞者開始去留意周遭的生活環境。
關於取水的100個地點,團隊指出,一開始先參考水利局網站的檢測汙染站,後來進一步找尋生活周遭的水源,涉及層面包含校園汙染、家庭廢水、工業廢水等,涵蓋範圍如溝渠、河川及港灣等地,3人採各自環島方式,跑遍北、中、南、東各縣市,費時約兩個月左右才完成。
冰棒模型使用的是樹酯,圖隊先做成冰棒,再以一比一方式復刻成為模型,除了將水中雜質溶入模型外,並且以調色等方式仿造出汙水的顏色,細膩程度令不少觀賞者嘆為觀止。
洪亦辰說,取水的過程中,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三重水樣公園,她說自己常常到那裡運動、散步,採集後才發現原來溝渠中的水很髒,甚至有福壽螺。而所有蒐集場域中,以基隆港、社子島等地汙染最嚴重,水中常見漁具等當地垃圾,反映居民對周遭生活環境的忽略,讓垃圾逐漸流入港灣,淪為垃圾海、垃圾港。
她也觀察到,每次取水時,水的顏色都不盡相同,晴雨時各有差別,顯示出水的變動性是很大的,隨時受到環境的影響。百件作品中,其中一件是從夜市旁溝渠蒐集的汙水,當中參雜了一顆珍珠,這些曾經被人珍藏的物件,掉到水中就成為了垃圾,也有許多工廠未妥善處理廢水,水中仍可見紙漿。她觀察,東部的水源相對較乾淨,其次為中南部,北部及西部的水汙染相形嚴重。
團隊分享,在此次實驗性的創作中,蒐集到的垃圾,約有九成是塑膠類製品,包含竹筷的外包裝膜、瓶蓋、塑膠袋等,以及保特瓶罐。面對日益嚴重的水汙染,團隊認為,首要提倡「減塑」,且應從源頭製造者做起,洪亦辰指出,廠商應該從材質做改良,身為開發者更應該做到把關責任,像近年來設計工業也開始採用環保矽膠,取代難分解的傳統矽膠。
台藝大視傳系學生蒐集全台汙水製成冰棒模型圖鑑。圖/100%純汙水製冰所提供
台藝大學生走訪100個受汙染的水源地,取水後製成冰棒模型,成為另類藝術品。圖/100%純汙水製冰所提供
台藝大學生將樹酯調和顏色後,做成仿真的冰棒模型。圖/100%純汙水製冰所提供
從冰棒模型可清楚看見當中的雜質,以及主要的垃圾組成。圖/100%純汙水製冰所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