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知道嗎?看似清澈透明的一杯水,裡面可是熱鬧得很,只要把水拿到顯微鏡下仔細看,水中可能充斥的各種微生物,恐怕會讓您忍不住大驚,家人們竟然把這些污染物喝下肚?!
其實,透明不代表乾淨,有時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。雖然在台灣各地淨水廠,都已經強化其淨水程序,符合國際上的「生飲」標準,不過,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陳孝行教授指出,從淨水廠到家裡的水龍頭之間,還存在太多可能污染自來水的環節,即使自來水都經過淨水廠加氯消毒,但氯氣隨時間揮發,殺菌作用會降低,氯也會與水中的有機物產生致癌的三鹵甲烷,即使煮沸也無法完全去除,消費者不可不慎!
2007年台中就曾經爆發百年老校北屯國小嚴重桿菌性痢疾群聚感染事件,上百名師生出現上吐下瀉的疑似症狀,徹底追查後發現,是化糞池老舊龜裂污染地下水所導致。在國外也發生過飲用水遭污染的案例,1993年美國密爾瓦基城(Milwaukee)爆發嚴重腸道感染,超過40萬人因飲用自來水而致病,4000人住院,100人死亡,後來發現是水廠的顆粒過濾系統失靈,雖然水中已加氯消毒,仍無法去除致病的「隱鞭孢子蟲」,這也讓科學家開始正視,加氯消毒對原生動物或微生物成效不佳的問題。
一般來說,飲用水中可能出現的微生物包括:大腸桿菌、痢疾桿菌、霍亂弧菌、傷寒桿菌、綠膿桿菌和各種原生動物等,除了造成腹瀉、嘔吐,還可能嚴重到腦膜炎,甚至有致命的危險,一點都輕忽不得。
根據中華民國淨水協會指出,每年台灣民眾花在包裝飲用水的金額,高達47億元,市面上也有超過100種的淨水設備,可見民眾對飲用水安全的重視程度。若您也是對安全、健康飲水格外重視或有需求的民眾,陳孝行教授認為,使用淨水器殺菌、除雜質是個很好的選擇。
陳孝行教授同時指出,選擇高密度活性碳濾心可濾淨、吸附污染物,通常經過這道程序過濾的水,基本上便可大幅改善餘氯、、與有機物等有害物質。但若要去除水中微生物對健康造成的風險,還是需經過殺菌的程序。
在各種淨水設備中,利用紫外線殺菌是一種快速殺菌且較少副產品的方式,紫外光可以破壞菌體的DNA結構。而紫外線殺菌,強度如果達到每平方公分4萬微瓦秒以上,殺菌效能將達到99.99%。
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也針對紫外線殺菌訂立出標準,主要檢測淨水器的紫外線殺菌效能,若淨水器殺菌效能通過測試即可獲得「NSF / ANSI 55紫外線殺菌」認證,表示這台淨水器能有效殺死細菌及病毒(如:大腸桿菌、腸病毒等),專家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淨水器時,可將此認證當成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。